Kafka史上最详细原理总结 ----看完绝对不后悔

at 5年前  ca Linux  pv 1920  by touch  

KafkaKafka是最初由Linkedin公司开发,是一个分布式、支持分区的(partition)、多副本的(replica),基于zookeeper协调的分布式消息系统,它的最大的特性就是可以实时的处理大量数据以满足各种需求场景:比如基于hadoop的批处理系统、低延迟的实时系统、storm/Spark流式处理引擎,web/nginx日志、访问日志,消息服务等等,用scala语言编写,Linkedin于2010年贡献给了Apache基金会并成为顶级开源 项目。1.前言消息队列的性能好坏,其文件存储机制设计是衡量一个消息队列服务技术水平和最关键指标之一。下面将从Kafka文件存储机制和物理结构角度,分析Kafka是如何实现高效文件存储,及实际应用效果。
 1.1  Kafka的特性:- 高吞吐量、低延迟:kafka每秒可以处理几十万条消息,它的延迟最低只有几毫秒,每个topic可以分多个partition, consumer group 对partition进行consume操作。- 可扩展性:kafka集群支持热扩展- 持久性、可靠性:消息被持久化到本地磁盘,并且支持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容错性:允许集群中节点失败(若副本数量为n,则允许n-1个节点失败)- 高并发:支持数千个客户端同时读写
1.2   Kafka的使用场景:- 日志收集:一个公司可以用Kafka可以收集各种服务的log,通过kafka以统一接口服务的方式开放给各种consumer,例如hadoop、Hbase、Solr等。- 消息系统:解耦和生产者和消费者、缓存消息等。- 用户活动跟踪:Kafka经常被用来记录web用户或者app用户的各种活动,如浏览网页、搜索、点击等活动,这些活动信息被各个服务器发布到kafka的topic中,然后订阅者通过订阅这些topic来做实时的监控分析,或者装载到hadoop、数据仓库中做离线分析和挖掘。- 运营指标:Kafka也经常用来记录运营监控数据。包括收集各种分布式应用的数据,生产各种操作的集中反馈,比如报警和报告。- 流式处理:比如spark streaming和storm- 事件源
1.3  Kakfa的设计思想Kakfa Broker Leader的选举:Kakfa Broker集群受Zookeeper管理。所有的Kafka Broker节点一起去Zookeeper上注册一个临时节点,因为只有一个Kafka Broker会注册成功,其他的都会失败,所以这个成功在Zookeeper上注册临时节点的这个Kafka Broker会成为Kafka Broker Controller,其他的Kafka broker叫Kafka Broker follower。(这个过程叫Controller在ZooKeeper注册Watch)。这个Controller会监听其他的Kafka Broker的所有信息,如果这个kafka broker controller宕机了,在zookeeper上面的那个临时节点就会消失,此时所有的kafka broker又会一起去Zookeeper上注册一个临时节点,因为只有一个Kafka Broker会注册成功,其他的都会失败,所以这个成功在Zookeeper上注册临时节点的这个Kafka Broker会成为Kafka Broker Controller,其他的Kafka broker叫Kafka Broker follower。例如:一旦有一个broker宕机了,这个kafka broker controller会读取该宕机broker上所有的partition在zookeeper上的状态,并选取ISR列表中的一个replica作为partition leader(如果ISR列表中的replica全挂,选一个幸存的replica作为leader; 如果该partition的所有的replica都宕机了,则将新的leader设置为-1,等待恢复,等待ISR中的任一个Replica“活”过来,并且选它作为Leader;或选择第一个“活”过来的Replica(不一定是ISR中的)作为Leader),这个broker宕机的事情,kafka controller也会通知zookeeper,zookeeper就会通知其他的kafka broker。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个bug,TalkingData使用Kafka0.8.1的时候,kafka controller在Zookeeper上注册成功后,它和Zookeeper通信的timeout时间是6s,也就是如果kafka controller如果有6s中没有和Zookeeper做心跳,那么Zookeeper就认为这个kafka controller已经死了,就会在Zookeeper上把这个临时节点删掉,那么其他Kafka就会认为controller已经没了,就会再次抢着注册临时节点,注册成功的那个kafka broker成为controller,然后,之前的那个kafka controller就需要各种shut down去关闭各种节点和事件的监听。但是当kafka的读写流量都非常巨大的时候,TalkingData的一个bug是,由于网络等原因,kafka controller和Zookeeper有6s中没有通信,于是重新选举出了一个新的kafka controller,但是原来的controller在shut down的时候总是不成功,这个时候producer进来的message由于Kafka集群中存在两个kafka controller而无法落地。导致数据淤积。这里曾经还有一个bug,TalkingData使用Kafka0.8.1的时候,当ack=0的时候,表示producer发送出去message,只要对应的kafka broker topic partition leader接收到的这条message,producer就返回成功,不管partition leader 是否真的成功把message真正存到kafka。当ack=1的时候,表示producer发送出去message,同步的把message存到对应topic的partition的leader上,然后producer就返回成功,partition leader异步的把message同步到其他partition replica上。当ack=all或-1,表示producer发送出去message,同步的把message存到对应topic的partition的leader和对应的replica上之后,才返回成功。但是如果某个kafka controller 切换的时候,会导致partition leader的切换(老的 kafka controller上面的partition leader会选举到其他的kafka broker上),但是这样就会导致丢数据。 Consumergroup:各个consumer(consumer 线程)可以组成一个组(Consumer group ),partition中的每个message只能被组(Consumer group 中的一个consumer(consumer 线程)消费,如果一个message可以被多个consumer(consumer 线程消费的话,那么这些consumer必须在不同的组。Kafka不支持一个partition中的message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一个consumer group下的consumer thread来处理,除非再启动一个新的consumer group。所以如果想同时对一个topic做消费的话,启动多个consumer group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多个consumer的消费都必须是顺序读取partition里面的message,新启动的consumer默认从partition队列最头端最新的地方开始阻塞的读message。它不能像AMQ那样可以多个BET作为consumer去互斥的(for update悲观锁)并发处理message,这是因为多个BET去消费一个Queue中的数据的时候,由于要保证不能多个线程拿同一条message,所以就需要行级别悲观所(for update),这就导致了consume的性能下降,吞吐量不够。而kafka为了保证吞吐量,只允许同一个consumer group下的一个consumer线程去访问一个partition。如果觉得效率不高的时候,可以加partition的数量来横向扩展,那么再加新的consumer thread去消费。如果想多个不同的业务都需要这个topic的数据,起多个consumer group就好了,大家都是顺序的读取message,offsite的值互不影响。这样没有锁竞争,充分发挥了横向的扩展性,吞吐量极高。这也就形成了分布式消费的概念。    当启动一个consumer group去消费一个topic的时候,无论topic里面有多个少个partition,无论我们consumer group里面配置了多少个consumer thread,这个consumer group下面的所有consumer thread一定会消费全部的partition;即便这个consumer group下只有一个consumer thread,那么这个consumer thread也会去消费所有的partition。因此,最优的设计就是,consumer group下的consumer thread的数量等于partition数量,这样效率是最高的。    同一partition的一条message只能被同一个Consumer Group内的一个Consumer消费。不能够一个consumer group的多个consumer同时消费一个partition。    一个consumer group下,无论有多少个consumer,这个consumer group一定回去把这个topic下所有的partition都消费了。当consumer group里面的consumer数量小于这个topic下的partition数量的时候,如下图groupA,groupB,就会出现一个conusmer thread消费多个partition的情况,总之是这个topic下的partition都会被消费。如果consumer group里面的consumer数量等于这个topic下的partition数量的时候,如下图groupC,此时效率是最高的,每个partition都有一个consumer thread去消费。当consumer group里面的consumer数量大于这个topic下的partition数量的时候,如下图GroupD,就会有一个consumer thread空闲。因此,我们在设定consumer group的时候,只需要指明里面有几个consumer数量即可,无需指定对应的消费partition序号,consumer会自动进行rebalance。    多个Consumer Group下的consumer可以消费同一条message,但是这种消费也是以o(1)的方式顺序的读取message去消费,,所以一定会重复消费这批message的,不能向AMQ那样多个BET作为consumer消费(对message加锁,消费的时候不能重复消费message)Consumer Rebalance的触发条件:(1)Consumer增加或删除会触发 Consumer Group的Rebalance(2)Broker的增加或者减少都会触发 Consumer RebalanceConsumer: Consumer处理partition里面的message的时候是o(1)顺序读取的。所以必须维护着上一次读到哪里的offsite信息。high level API,offset存于Zookeeper中,low level API的offset由自己维护。一般来说都是使用high level api的。Consumer的delivery gurarantee,默认是读完message先commmit再处理message,autocommit默认是true,这时候先commit就会更新offsite+1,一旦处理失败,offsite已经+1,这个时候就会丢message;也可以配置成读完消息处理再commit,这种情况下consumer端的响应就会比较慢的,需要等处理完才行。一般情况下,一定是一个consumer group处理一个topic的message。Best Practice是这个consumer group里面consumer的数量等于topic里面partition的数量,这样效率是最高的,一个consumer thread处理一个partition。如果这个consumer group里面consumer的数量小于topic里面partition的数量,就会有consumer thread同时处理多个partition(这个是kafka自动的机制,我们不用指定),但是总之这个topic里面的所有partition都会被处理到的。。如果这个consumer group里面consumer的数量大于topic里面partition的数量,多出的consumer thread就会闲着啥也不干,剩下的是一个consumer thread处理一个partition,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为一个partition不可能被两个consumer thread去处理。所以我们线上的分布式多个service服务,每个service里面的kafka consumer数量都小于对应的topic的partition数量,但是所有服务的consumer数量只和等于partition的数量,这是因为分布式service服务的所有consumer都来自一个consumer group,如果来自不同的consumer group就会处理重复的message了(同一个consumer group下的consumer不能处理同一个partition,不同的consumer group可以处理同一个topic,那么都是顺序处理message,一定会处理重复的。一般这种情况都是两个不同的业务逻辑,才会启动两个consumer group来处理一个topic)。
如果producer的流量增大,当前的topic的parition数量=consumer数量,这时候的应对方式就是很想扩展:增加topic下的partition,同时增加这个consumer group下的consumer。  Kafka史上最详细原理总结 ----看完绝对不后悔 Linux 第1张生产者客户端应用程序产生消息:

  1. 客户端连接对象将消息包装到请求中发送到服务端

  2. 服务端的入口也有一个连接对象负责接收请求,并将消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起来

  3. 服务端返回响应结果给生产者客户端

  • 消费者客户端应用程序消费消息:

    1. 客户端连接对象将消费信息也包装到请求中发送给服务端

    2. 服务端从文件存储系统中取出消息

    3. 服务端返回响应结果给消费者客户端

    4. 客户端将响应结果还原成消息并开始处理消息

                                                                                  图4-1 客户端和服务端交互
    5.1  Producers
    Producers直接发送消息到broker上的leader partition,不需要经过任何中介或其他路由转发。为了实现这个特性,kafka集群中的每个broker都可以响应producer的请求,并返回topic的一些元信息,这些元信息包括哪些机器是存活的,topic的leader partition都在哪,现阶段哪些leader partition是可以直接被访问的。
    Producer客户端自己控制着消息被推送到哪些partition。实现的方式可以是随机分配、实现一类随机负载均衡算法,或者指定一些分区算法。Kafka提供了接口供用户实现自定义的partition,用户可以为每个消息指定一个partitionKey,通过这个key来实现一些hash分区算法。比如,把userid作为partitionkey的话,相同userid的消息将会被推送到同一个partition。
    以Batch的方式推送数据可以极大的提高处理效率,kafka Producer 可以将消息在内存中累计到一定数量后作为一个batch发送请求。Batch的数量大小可以通过Producer的参数控制,参数值可以设置为累计的消息的数量(如500条)、累计的时间间隔(如100ms)或者累计的数据大小(64KB)。通过增加batch的大小,可以减少网络请求和磁盘IO的次数,当然具体参数设置需要在效率和时效性方面做一个权衡。
    Producers可以异步的并行的向kafka发送消息,但是通常producer在发送完消息之后会得到一个future响应,返回的是offset值或者发送过程中遇到的错误。这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参数“acks”,这个参数决定了producer要求leader partition 收到确认的副本个数,如果acks设置数量为0,表示producer不会等待broker的响应,所以,producer无法知道消息是否发送成功,这样有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但同时,acks值为0会得到最大的系统吞吐量。
    若acks设置为1,表示producer会在leader partition收到消息时得到broker的一个确认,这样会有更好的可靠性,因为客户端会等待直到broker确认收到消息。若设置为-1,producer会在所有备份的partition收到消息时得到broker的确认,这个设置可以得到最高的可靠性保证。
    Kafka 消息有一个定长的header和变长的字节数组组成。因为kafka消息支持字节数组,也就使得kafka可以支持任何用户自定义的序列号格式或者其它已有的格式如Apache Avro、protobuf等。Kafka没有限定单个消息的大小,但我们推荐消息大小不要超过1MB,通常一般消息大小都在1~10kB之前。
    发布消息时,kafka client先构造一条消息,将消息加入到消息集set中(kafka支持批量发布,可以往消息集合中添加多条消息,一次行发布),send消息时,producer client需指定消息所属的topic。
    5.2  ConsumersKafka提供了两套consumer api,分为high-level api和sample-api。Sample-api 是一个底层的API,它维持了一个和单一broker的连接,并且这个API是完全无状态的,每次请求都需要指定offset值,因此,这套API也是最灵活的。
    在kafka中,当前读到哪条消息的offset值是由consumer来维护的,因此,consumer可以自己决定如何读取kafka中的数据。比如,consumer可以通过重设offset值来重新消费已消费过的数据。不管有没有被消费,kafka会保存数据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周期是可配置的,只有到了过期时间,kafka才会删除这些数据。(这一点与AMQ不一样,AMQ的message一般来说都是持久化到mysql中的,消费完的message会被delete掉)
    High-level API封装了对集群中一系列broker的访问,可以透明的消费一个topic。它自己维持了已消费消息的状态,即每次消费的都是下一个消息。
    High-level API还支持以组的形式消费topic,如果consumers有同一个组名,那么kafka就相当于一个队列消息服务,而各个consumer均衡的消费相应partition中的数据。若consumers有不同的组名,那么此时kafka就相当与一个广播服务,会把topic中的所有消息广播到每个consumer。
    High level api和Low level api是针对consumer而言的,和producer无关。
    High level api是consumer读的partition的offsite是存在zookeeper上。High level api 会启动另外一个线程去每隔一段时间,offsite自动同步到zookeeper上。换句话说,如果使用了High level api, 每个message只能被读一次,一旦读了这条message之后,无论我consumer的处理是否ok。High level api的另外一个线程会自动的把offiste+1同步到zookeeper上。如果consumer读取数据出了问题,offsite也会在zookeeper上同步。因此,如果consumer处理失败了,会继续执行下一条。这往往是不对的行为。因此,Best Practice是一旦consumer处理失败,直接让整个conusmer group抛Exception终止,但是最后读的这一条数据是丢失了,因为在zookeeper里面的offsite已经+1了。等再次启动conusmer group的时候,已经从下一条开始读取处理了。
    Low level api是consumer读的partition的offsite在consumer自己的程序中维护。不会同步到zookeeper上。但是为了kafka manager能够方便的监控,一般也会手动的同步到zookeeper上。这样的好处是一旦读取某个message的consumer失败了,这条message的offsite我们自己维护,我们不会+1。下次再启动的时候,还会从这个offsite开始读。这样可以做到exactly once对于数据的准确性有保证。
    对于Consumer group:1. 允许consumer group(包含多个consumer,如一个集群同时消费)对一个topic进行消费,不同的consumer group之间独立消费。2. 为了对减小一个consumer group中不同consumer之间的分布式协调开销,指定partition为最小的并行消费单位,即一个group内的consumer只能消费不同的partition。Kafka史上最详细原理总结 ----看完绝对不后悔 Linux 第2张
    Consumer与Partition的关系:- 如果consumer比partition多,是浪费,因为kafka的设计是在一个partition上是不允许并发的,所以consumer数不要大于partition数- 如果consumer比partition少,一个consumer会对应于多个partitions,这里主要合理分配consumer数和partition数,否则会导致partition里面的数据被取的不均匀- 如果consumer从多个partition读到数据,不保证数据间的顺序性,kafka只保证在一个partition上数据是有序的,但多个partition,根据你读的顺序会有不同- 增减consumer,broker,partition会导致rebalance,所以rebalance后consumer对应的partition会发生变化- High-level接口中获取不到数据的时候是会block的
    负载低的情况下可以每个线程消费多个partition。但负载高的情况下,Consumer 线程数最好和Partition数量保持一致。如果还是消费不过来,应该再开 Consumer 进程,进程内线程数同样和分区数一致。
    消费消息时,kafka client需指定topic以及partition number(每个partition对应一个逻辑日志流,如topic代表某个产品线,partition代表产品线的日志按天切分的结果),consumer client订阅后,就可迭代读取消息,如果没有消息,consumer client会阻塞直到有新的消息发布。consumer可以累积确认接收到的消息,当其确认了某个offset的消息,意味着之前的消息也都已成功接收到,此时broker会更新zookeeper上地offset registry。
    5.3  高效的数据传输1.  发布者每次可发布多条消息(将消息加到一个消息集合中发布), consumer每次迭代消费一条消息。

    2.  不创建单独的cache,使用系统的page cache。发布者顺序发布,订阅者通常比发布者滞后一点点,直接使用Linuxpage cache效果也比较后,同时减少了cache管理及垃圾收集的开销。

    3.  使用sendfile优化网络传输,减少一次内存拷贝。
    6.Kafka 与 Zookeeper 6.1 Zookeeper 协调控制1. 管理brokerconsumer的动态加入与离开。(Producer不需要管理,随便一台计算机都可以作为Producer向Kakfa Broker发消息)2. 触发负载均衡,当brokerconsumer加入或离开时会触发负载均衡算法,使得一   个consumer group内的多个consumer的消费负载平衡。(因为一个comsumer消费一个或多个partition,一个partition只能被一个consumer消费)

    3.  维护消费关系及每个partition的消费信息。


    6.2 Zookeeper上的细节:

    1. 每个broker启动后会在zookeeper上注册一个临时的broker registry,包含brokerip地址和端口号,所存储的topicspartitions信息。

    2. 每个consumer启动后会在zookeeper上注册一个临时的consumer registry:包含consumer所属的consumer group以及订阅的topics

    3. 每个consumer group关联一个临时的owner registry和一个持久的offset registry。对于被订阅的每个partition包含一个owner registry,内容为订阅这个partitionconsumer id;同时包含一个offset registry,内容为上一次订阅的offset


    转自:https://blog.csdn.net/YChenFeng/article/details/7498053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码农殇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码农殇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已有0条评论